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别出心裁的是,若干单幅的园景之间有着隐约的呼应,如《空香阁》(图15)、《上岛》(图16)、《花津》(图17)、《雪舲》(图12)四幅园景中,均可看见水面上的曲桥朱栏,暗示出不同场景间的空间关联。而《空香阁》与《雪舲》分明是对同一场景不同主题及其季节变化的描绘,张复巧妙地利用了空间与时间的转化,将园景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意趣,令观画者兴趣盎然,亦彰显出张复在构思立意与画法上的日渐成熟。
图16 张复《西林园景图》册之《上岛》,35.8x25.6cm,纸本设色,无锡市博物馆藏
图17 张复《西林园景图》册之《花津》,35.8x25.6cm,纸本设色,无锡市博物馆藏
其次,《西林园景图》在画法上比《水程图》更为精致秀逸,虽然画中点景人物与禽鸟的刻画依然粗简,但在姿态神韵上更见匠心。在设色上,画册采用了浅绛、水墨、小青绿等多种方法,风格清丽;而色彩的丰富变化,皆是依据物候的不同,展现出春夏秋冬迥然异趣的意境。
可以看到,这套册页在风格上呈现出转益多师的多种面目,《遁谷》的苍劲笔墨与横点密皴显示了对巨然、米芾、高克恭等大师的宗法,《层磐》中披麻皴的使用与浅绛设色显示着对董源、黄公望等大师风格的继承,《深渚》的一角半边布局显示了马远、夏圭的影响,《石道》的纵放笔法与厚重墨法显示了对沈周的效仿,而《壑径》《荣木轩》等清雅的设色与秀逸的风格则昭示了对赵孟頫、文徵明,以及老师钱榖等前辈的学习。这些风格各异的绘画面貌,一方面体现出张复善于广师博采的努力与才华,一方面也说明了其绘画还存在未能突破前人束缚从而形成自家面目的局限。
出于对自家园林的喜爱,安绍芳与友人一起为西林精心选出了三十二处景观,赋诗吟咏;不仅请张复一一图绘,还特请友人王世贞为之作记。王世贞早已听闻友人赞美“无锡安氏园之盛”[26],故欣然前往游览,作《安氏西林记》。在园记中,王世贞对三十二景再选出“尤胜者”予以描绘,“凡丽于山事者五,丽于水事者十四,兼所丽者三”[27]。其所举二十二景与今日所存张复十六景图只有部分相互对应,可以进行比较与互证。如《风弦障》一景,王世贞写道:
曰风弦障者,高坪直上接于胶,下瞰诸水,长松冠之,风至则调调刁刁鸣,故曰“风弦”也。[28]
胶,即胶山;调调刁刁,指树摇动之貌。王世贞形象而精简地勾勒出此一景致的环境特点与景名所传达出的神韵。张复的《风弦障》(图18),则很好地描绘出这一景致:高坪上一排高拔的长松,背依胶山,俯临流水;为了表现出松树发出的风鸣之声,张复以飘动的云层加以暗示,构思可谓巧妙。
对于《遁谷》一景,王世贞写道:
曰遁谷者,降胶而凹却,入水深,佳处也。[29]
文字描写极其简洁,而《遁谷》(图19)一图则具体而微地呈现出真景实境:伟岸的高山之间夹着一道深谷,树木、溪水、小桥、山径、房舍错落其间,的确是一处人间佳境。
王世贞对《息矶》一景,更是只有寥寥数字:“曰息矶者,可憩而息者也。”[30]张复的《息矶》(图20)以一二株树、水边孤台、以及独坐的垂钓者,将悠远恬澹的真境与闲适自得的心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图18 张复《西林园景图》册之《风弦障》,35.8x25.6cm,纸本设色,无锡市博物馆藏
图19 张复《西林园景图》册之《遁谷》,35.8x25.6cm,纸本设色,无锡市博物馆藏
图20 张复《西林园景图》册之《息矶》,35.8x25.6cm,纸本设色,无锡市博物馆藏
5/10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五王醉归图》是一幅什么画|五王醉归图
下一篇: 画家周枫作品赏析|周枫|画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